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深度挖掘并分析数据资源,定期发布检察业务数据,确立和完善了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制度。为进一步落实“用数据说话TVT体育、凭数据决策”的数据治理理念,透过数据找准检察工作的切入点,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成为创新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方式,也开辟了检察权主动融入和服务社会治理大格局的新途径。
一是定期向社会公布检察业务数据。2019年10月,最高检首次对外公布当年前三季度的检察业务数据,这一举措为基层检察机关业务数据定期公开工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示范和引领。建立业务数据定期公开制度,一方面,可以多维度呈现检察办案情况,及时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另一方面,以业务数据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倒逼规范司法。公布业务数据要以按季度、半年、年度公开的检察办案数据为基础,做好“公开什么”与“如何公开”两篇文章,进一步提升业务数据分析报告的质量,并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另外,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数据通报会、印发检察白皮书等方式,公开内容涵盖“四大检察”的主要业务数据,同时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涉黑涉恶案件的处置、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和其他重点业务领域工作的数据也要予以公开。
二是适时提交专题数据报告。把强化与完善社会治理作为立足点,以撰写刑事犯罪年度报告、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报告和专项领域情况报告等形式,多维度、立体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报告以“专题报告”+“专业意见”的格式体现,其载体为报告会、白皮书、研讨会以及视频等。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目的,加强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预防、示警功能,专题分析专项活动的开展情况,由类案归纳出犯罪规律与管理漏洞,通过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参考。
一是数据分析深度不够。目前高质量的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报告较少,往往只是“流水账式”的列举,简单机械进行数字对比、比例升降分析,对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分析与发掘不深。究其原因,其一,专业化力量不足。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紧紧围绕检察业务的重点、热点、难点开展,分析研判数据背后的规律、问题、趋势,需要精通统计与检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案件管理人员是分析研判工作的主力军,往往缺少业务部门的办案经历,对相关检察业务不熟悉,在数据分析研判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敏锐度不高、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以致撰写的分析研判报告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欠缺。其二,内部沟通协作不畅。撰写高质量的业务数据分析报告需要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协作,以发现潜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使分析研判更具实践性、深入性和针对性。其三,未能充分借鉴检察“外脑”。业务数据体现的专业性问题,要求借助专家学者等进行更专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判。由于检察业务数据往往涉密,因此对于利用“外脑”存在顾虑。但如果在严格遵守保密工作要求的同时借助“外脑”,有利于达到共赢的效果。
二是数据基础相对薄弱。检察业务数据的生命在于真实、全面、及时,但当前检察业务数据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其服务参谋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手工填录数据不够准确。检察业务数据需要案件管理部门受理人员、案件承办检察官及检察辅助人员手工录入案卡信息。随着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的不断升级,检察业务所涉及的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分类也越来越细致,案件信息录入愈加精细化、全面化,办案人员不熟悉填录规则或者办案过程不严谨不规范,会造成填录不准确、不及时。其次,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覆盖检察机关主责主业的核心数据不够全面,部门业务类别分类不够完善,设置的数据项较为机械且多样性不够,个别数据仍需要人工统计,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数据公开渠道不够多元化。检察业务数据公开是一项新兴业务,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数据公开机制不完善,公开方式较为单一。首先,从数据质量上看,全国检察机关发布的数据不一致,虽然多是借鉴最高检按季度发布业务数据,但也有一些检察机关按半年、年度发布检察业务数据,甚至部分检察机关还没有做到向社会公开检察业务数据。此外,不同检察机关公开数据的内容详略不一,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公开机制。其次,从数据公开的途径来看,检察机关发布数据主要依赖检察院官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然而这些平台缺乏互动功能,如进行网上回复、网上解答和网上处理等,公开业务数据的渠道仍需进一步多元化、便捷化。再次,从数据公开的方式来看,检察机关对数据发布大多采用网页公布、新闻发布会、报告会等静态方式,缺乏可视化动态数据显示,群众缺乏直观感受,而且参与度不足。
四是数据成果转化较少。检察业务数据分析就是要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分析的结果重在解决问题和推进治理。实践中,数据分析报告的成果转化较少,业务数据分析报告的实践效用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业务数据服务群众的影响力不足。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成果反映了与案件相关的社情民意、社会治安信息、经济发展变化信息等,但受公开时效、渠道、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群众对检察业务数据参与度不够。另一方面,服务领导决策的作用发挥有限。一些检察机关在数据分析研判中统筹全局思考的谋划意识不足,分析的超前性和实效性不强,对领导意图把握不透,为党委政府社会治理决策服务的针对性、操作性有待加强。
一是建立数据思维理念。首先,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与新时代的法律监督理念相适应,将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贯穿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的全流程,既让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也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其次,树立“数据是一种资源”意识。建立数据信息敏感意识,完善收集、管理、运用检察业务数据模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继而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价值发掘出来,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目的。
二是加强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一方面,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根据数据分析节点,可分为业务数据分析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告和年度报告,并把反映检察整体业务运行态势与突出业务重点结合起来,静态数据指标与实时运行动态结合起来,总结工作经验与查找分析问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开展专项业务的数据分析研判。注重选择重点业务、突出类案、异常数据、社会热点等开展深度分析研判,从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角度,把检察业务动态规律研究转化为具有决策参考和风险提示价值的分析报告。
三是加强数据质量监管。第一,压实填录主体责任。把数据填录作为司法办案的一部分,牢固树立案件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谁办理谁录入、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将填录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办案人。完善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等评价机制,研究探索在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案卡信息准确率指标,将其作为通用指标覆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倒逼规范填录、审核数据。第二,做好数据质量核查。案件管理部门持续加强日常数据审核,对数据入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确认,强化对重点数据的审核把关,定期开展数据专项核查,适时开展数据质量通报,督促纠正不当的案卡填录问题。建立流程监控和信息监管有机结合的常规运行模式,对异常数据及时预警、核查,分情况以口头提醒、发送流程监控通知书等方式敦促相关办案人员补录TVT体育、更正。
四是强化专业队伍培养。首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抽选业务能力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检察官或检察辅助人员,专门负责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针对数据采集、分析、研判、应用等专业领域,通过开展业务研讨、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数据分析专业培训。其次,探索建立专题联合会商制度。加强检察机关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和完善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组建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工作小组,通过设定专题性会商项目,分组开展主题讨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趋势研判和研究成果撰写,实现多元化数据采集、主体化研讨、靶向性应用。
一是推动数据开放共享。近年来,司法大数据资源整合和深度应用力度不断提升,全国多地已建立了政法“一体化”司法办案平台,形成覆盖全省乃至全国性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格局。通过对不同的数据平台、不同地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发现差异,从而寻找差异的成因、规律和趋势,努力破解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深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是创新数据公开方式。利用检察门户网站、检务大厅电子屏幕等检察公共数据管理平台,定期公布有关检察业务数据。同时搭建多样化社会新媒体平台,创新检察业务数据公开方式。定期召开检察业务数据新闻发布会,积极主动与媒体记者加强交流合作,公开业务数据及相关案例,生动阐述数据背后的“检察故事”。同时,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潮流,探索以可视化动态形式制作业务数据信息,及时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强化公众对检察业务数据的直观视觉感受。
三是设立专家咨询机制。近年来,新型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尤其在对电信网络诈骗、金融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领域业务态势分析研判时,需要及时咨询专家意见,准确把握相关专业问题,确保办案质量。同时,联合专家学者开展业务数据分析研判、课题攻关,让专家参与到检察业务数据分析报告的撰写、编写工作中,并借助专家学者的理论专长、法律智慧等,及时掌握法律研究发展新动态,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将业务数据研究方面的成果转化应用于检察办案,共同推进社会治理。
四是引入外部监督力量。积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更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在检察业务数据通报会、新闻发布会、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等活动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第三方代表,积极参与业务数据分析研判,让第三方代表直接通过现场交流深入感受业务数据态势发展的变化,及时把脉检察工作的发展状况。同时,针对第三方代表提出的影响人民群众司法感受和公正司法方面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对策。
作者:邹多品 ,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媛媛,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TVT体育官方网站TVT体育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2023 tvt体育·(中国)官网app下载 版权所有